我省“80後”南極科考隊員
  王飛騰接受本報記者專訪,談首次進入南極科考空白區過程
  每日甘肅網-西部商報訊(記者郭濤)昨日下午,參與“南極極光盆地冰芯科學研究計劃”的中科院寒旱所“80後”副研究員王飛騰順利回到了蘭州。記者第一時間與王飛騰取得了聯繫,王飛騰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南極科考歷程。
  “樂樂,爸爸回來了,讓爸爸抱抱!”剛打開家門,還來不及放下行李,王飛騰就從妻子的懷中抱過了孩子。“科考工作太忙了,一年在家裡待不上幾天,和家人真是聚少離多呀!”看著懷裡還不到一歲的孩子,王飛騰顯得有些愧疚。對於聚少離多的老公,王飛騰的妻子表示她理解。說起此次南極的科考歷程。王飛騰說,南極的地吹雪很大,有些地方的能見度只有幾十米,有時看不見冰裂隙,十分危險。他們剛到達南極的時候,就聽說在南極剛剛發生了直升機墜落的事件,這讓很多科考隊員擔心害怕。
  談起此次“南極極光盆地冰芯科學研究計劃”項目的進展情況。王飛騰說,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務是在南極極光盆地鑽取一支距今大約2000年的400米長的冰芯和兩根120米長的距今500年左右的冰芯,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南極極光盆地鑽取冰芯,也將填補世界各國在這一地區進行冰芯研究的空白。截至離開極地之前,深冰芯鑽取的深度已接近300米,1根淺冰芯已經鑽取成功,另1根淺冰芯也鑽取了一半。科考隊員已把鑽取的大部分冰芯運到了澳大利亞的南極凱西站。
  “初到南極,眼前全是冰天雪地,特別震撼!”說起去南極最大的感受時,王飛騰告訴記者,到了南極方纔知道南極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,對於普通人的生活,南極其實也與之密切相關。因為,南極環境提供了全球氣候變化的靈敏指示物,對全球的氣候影響太大了。尤其是這次在南極極光盆地鑽取距今大約2000年的400米長的冰芯,科研人員可以從這根冰芯中獲取關於地球演變和氣候變化的信息,瞭解氣候因自然原因變化、進而幫助預測全球的氣候變化影響。  (原標題:甘肅省“80後”南極科考隊員談首次進入南極科考空白區過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y35jodw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